“御窯元華堂制”粉彩黃地福壽圖活環雙耳瓶
原作年代:清 乾隆
參考規格:高:27.2cm 口徑:8.1cm 腹徑:16.2 足徑:9.9cm
原作現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
黃自古為皇權之色,民間禁令燒造。瓷器上黃釉始于明永樂朝,即以鐵為著色劑,用氧化焰低溫燒成,呈色淡,釉面薄。乾隆時因釉中摻有玻璃白,黃釉呈色鮮嫩。邵蟄民撰《增補古今瓷器源考》記:“清瓷至乾隆而極盛,器式之多亦莫與倫比”。本品作品造型別致,器頸部、腹部以黃釉為地繪粉彩花卉紋及紅蝠紋銜花,紋飾繁密而華麗。器頸飾變形雙螭龍銜金色活環,樣式考究別致。該作品秉持了乾隆御窯“圖必有意,意必吉祥”的藝術特色,以紅色的蝙蝠代指“洪福”積極向上的寓意。
本器撇口,直長頸,折肩,鼓腹下斂,圈足外撇。該器造型別致,紋飾繁密而華麗。頸部飾青花變形雙螭龍銜金色活環,樣式考究別致。頸腹處略凸以紅彩回紋隔開,器頸部、腹部以黃釉為地繪粉彩花卉紋及紅蝠紋銜花。腹近足處繪變形蕉葉紋,圈足繪青花回紋。該作品秉持了乾隆御窯“圖必有意,意必吉祥”的藝術特色,以紅色的蝙蝠代指“洪福”積極向上的寓意。